真的很久沒有打教學文章了。一直說過要固定更新的,卻總是會因事中斷,新的一年真的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行。
前半年相信大家都沒有心情作悠閒的活動,本匠的心神也不能集中教學,所以課程或是教學文章都沒有好好跟進。不過近日有學生報讀課程時說有認真看過網頁的教學文章,本匠還是有點感動,證明文章還是有點用處的。
有很多朋友會查詢縫線的教學,但是本匠很難在文章中用文字教大家縫線。在仔細研究出要如何寫縫線教學前,還有兩種事是在實現「美麗線跡」時需要留意的,一是斬具(本匠之前已介紹過),二就是線材了。
因此,今天就在這裡介紹一下線材吧﹗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什麼斬距要配什麼線粗,但是針孔的大細還是對線的粗幼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不然太細的斬孔勉強穿入粗粗的線材,一定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線材的尺寸一般分為 0.35mm, 0.45mm. 0.55mm和0.65不等,不同的線廠出的尺寸都有不同,以線的材質都有不同,以下會分別介紹﹕
一﹑尼龍線(蠟線)
蠟線有分扁身和圓型的,常見的尺寸為直徑0.65,0.55和0.45,也有0.45以下的尺寸,但是較為少見。
蠟線可以用於手縫也可用作車縫的線材,纖維結實的蠟線對拉扯有較大的抗性,壽命比麻線長,顏色較不易掉色。線頭收線時可以燒結處理,但是蠟線的線身不耐高溫,且多是機器製作,容易在局部位置有脆弱部份,從以對整根線產生影響。
扁身的蠟線價格雖然便宜,但是過粗的線條不合手工皮具的孔具。而大多為的蠟線都是4股線到6股線不等,股數即是由多少條織維線編織,雖然股數愈多受重力愈強,但也不代表愈多愈好,還要看編織的密度和結實度而定。
因此,圓蠟線是比較多人選擇的線材,靠著其較受拉力的優點,仍有不少工匠喜歡在大型皮具上使用圓蠟線。不過在維修層面上因為單點受力不好,而且不耐高溫,較少在高端皮具上使用。

二﹑麻線
麻線近幾年大行其道,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法線﹑amyroke又或是裕豐。麻線的拉伸力不及尼龍線(簡單點說就是沒有彈性),但是織維不是單一性的組織密度會比較高,而且局部維修也比較容易處理。
另外,麻線是天然織維,線的光滑度會維隨著使用增加,與皮具有相同的特性,加上緊密的組織,線材尺寸也有較廣的選擇由0.65 - 0.35都相當容易買到。
本匠使用的麻線分別是AMY ROKE 和 Au Chinois(俗稱法線),兩者的價格都不便宜,但線的結實度高,不顯蠟,不輕易散股。當然前者和後者還是有分別,AMY ROKE的線材比較幼細,其線的粗幼度比較均一,但是立體感較,扭紋不較法線明顯,價格也比法線要低3分1。
法線的色彩多,紋理華麗,因是手工製作所以線的粗幼較不平均,但是結實度較高,立體感強,是製作高端皮具的首選。

至於線的粗幼度和配合什麼斬距則需要看大家使用的工具而定,但一般基本是3.0法斬配線粗0.35-0.4mm,有些做得更细的2.7也有。而0.35-0.45mm 配3.38斬距是本匠最常用的作法。
至於0.45-0.5mm就可配3.85或以上的斬距,喜歡精細風格的話本匠會建議買較斬距細的法斬,配0.35 - 0.45的線材來製作小皮具。
雖然沒有說過幼線不可以做袋(本匠經常用幼線做袋),但是還是比較建議用上0.5mm或以上的線製作會較好。因為幼線的受力比粗線低,使用時要好好考慮受力點,同時為了加強受力就變得斬距要更短﹐那就變成一個大型皮具用3.0mm的斬距製作的話,是相當辛苦的作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