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為大家介紹了鱷魚皮的不同種類,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鱷魚皮的不同部位及其他詳細介紹。事實上,本匠對於鱷魚皮的還是了解未深,一開始還多有被騙的經驗,直到經過了一年多的試驗,才稍稍多了幾份了解。假若大家有興趣更了解鱷魚皮,歡迎大家與本匠交流及指正本匠的錯誤。
鱷魚皮為什麼珍貴?
鱷魚其實只是一個統稱,除了上次介紹的鱷魚皮種類之外,現存的鱷魚品種約有23種,例如暹羅鱷、美洲鰐、短吻鱷、尼羅鱷、灣鱷。 (當然滅絕鱷魚品種就更多了)
鱷魚的成長是十分緩慢的,而且對環境要求很高,鞣制工藝相當複雜,故其養殖規對於牛羊豬這些動物相比就更是稀少,而成熟的鞣制工廠更是微乎其微,使得鱷魚皮單價高昂。
可是,為什麼市面上就有這麼多的鱷魚皮和商品呢?只要到某寶一搜,鱷魚皮的商品多如繁星,價格更是低廉,難道全都是假鱷魚皮?
其實這與牛羊皮同樣有便宜和高價的分別別無二致,不同的部位,鞣制技術,染色技術,鱷魚種類,以及皮革等級,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
這次就先由部位開始。
近年愈來愈多人喜愛用鱷魚皮具,當中有不少更是有身位有地位的人士,但是大多數人只在乎皮革的真偽,卻鮮少有人會自己使用的鱷魚皮是什麼部位呢?
鱷魚皮的部位是選皮和其價值分別最常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都知道鱷魚皮天生都是好勇鬥狠的生物,而打鬥時其腹部最柔軟的皮就是最容易受刮受傷的部位,而廠家為了使成品縮短加工時間及隱藏修口就選擇了使用背部鎧甲部分的皮,這些部位我們叫「背皮」或者「肚開皮」。
故名思義,肚開皮就是從肚子的部位開膛,雖然同樣是真鱷魚皮但其實是極其廉價的。 當然好的設計做出來也相當具獨特的風味,以本匠就曾經製作過一張用背骨皮做的皮桌布,更非常喜歡一位內地大神製作的背骨銀包。

可是,這部位的鱷魚皮絕對無法和奢侈品及高級手工藝品材料相提並論,當然也就是有人特別喜歡背骨。
真正高端手工鱷魚皮具的製作品都只會使用鱷魚腹部皮(除了凱門鱷腹部皮之外),其中有正中的「背開皮」,更稀有的有側開的「背開皮」。
這樣子開出的鱷魚皮,腹部皮平整,柔軟,結實,更適合拿來製作做各種各樣不同的的皮具。

第二項受影響的就是鞣制技术。
這一方面的知識,本匠也只是略知一二,從不同的廠家買回來的鱷魚皮都各有不同,結合不同的介紹和文章,只能略略說明。
眾所周知皮革要先從皮胚开始鞣制,鞣制的过程十分重要,不佳的鞣制會出現皮革爆裂,不平整,耐久度低,手感不好等等的問題。
如果瞭解一些皮革的人一般都會在購買皮革是詢問鞣制產地,國際上能鞣制出品質穩定而又高品質的鱷魚皮廠其實非常少,而其大多都集中在法國,義大利,新加坡,日本,美國, 而這些有名的廠家也是奢侈品牌的鱷魚皮供應商。因此,假如對方使用的正正就是這些大廠的鱷魚皮,絕對可以想像到當中的價格絕對會是翻上幾倍。
那是不是其他廠家製作的鱷魚皮就不好呢?
其實這是說不定的。有時候我們不難找到小廠家會有一兩張品質不錯的鱷魚皮供應,而其不及大廠的主要的原因是其生產的品質相對不穩定。
再者,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假如想訂製一個數百千元的長夾,卻要求使用大廠的灣鱷肚皮,這絕對是天方夜談。
這些時候就要考驗工匠選皮的功力和其良心了。
染色技術大概是會被忽略的一環
再好的技術都總會有出現瑕疵的可能,而染色瑕疵就有染色不平均,水痕,光澤度不勻等等,當然都有些特別做成染色不平均的效果。
而沒有經過染色的鱷魚皮,就是喜馬拉雅色鱷魚皮。

現為了保留鱷魚皮本身的顏色,幾乎每一張喜馬拉雅鱷魚皮的顏色都不盡相同,和原色的牛皮及人類的皮膚原理一樣,因此很難尋找灰色範圍和深度一樣的皮革。
當然亦都有人工染色的仿製喜馬拉雅鱷魚皮,但這只能說是一種特殊的風格。
鱷魚皮的風格大致上分為啞光和亮光兩種,再細分下去會有硬手感的亮光皮,軟手感的亮光皮,中光皮(自然光),啞光(啞面), 反絨 ,以及其他特殊質感的。
不同風格的鱷魚皮都有不同的特色,就如亮光的鱷魚皮相對怕水,而且相當怕刮(當然大部份的真皮都怕水和刮傷),甚至在製作過程中需要貼上保護膜製作,不然會出現劃痕和手印。

反绒鱷魚皮,相當少見,在香港基乎沒有人使用。原理是直接在皮面上打磨成反絨的效果,質感柔軟獨特,比較耐刮,但卻很客易弄污。
至於中光或者啞光的鱷魚皮能有較為自然的感覺,也是本匠較喜好的風格。當中沒有塗飾的水染效果更是漂亮(不過最近愛上了啞面的鮮色系統),而其光澤會隨著使用時間會變得越來越自然,而且沾到水只要馬上擦掉問題就不大了。
至於鱷魚皮的質地就要看大家想社製作什麼樣的皮具和呈現的風格了。鱷魚皮當中有相當軟身的種類,也有如上圖本匠製作的比較挺身的類型。不同質地的鱷魚表現的感覺都不同,大家不防試試。
最後的關鍵就是等級了,以傷疤的多少和紋理的排列來評判鱷魚皮等級。
以鱷魚皮腹部位置中心以十字劃開四個部份,並由 I,II,III,IV的等級劃分,I級皮是最高級,意味著腹部傷疤最少,紋理排列最均勻,但價格最高。II級皮有細微瑕疵,有時候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III,IV就有明顯傷疤或者紋理不勻。
至於以下為鱷魚皮製作成皮具後不同部位的風格分別。
下巴

肚皮

腹部中心很多方格的地方我們大多時候稱它叫竹節紋或方格紋,竹節紋兩邊稍微細碎一點的紋理被稱作側圓紋。
當你細看高級鱷魚手袋時都不難發現大多都是使用鱷魚的肚皮製作,而鱷魚的肚皮也是最美觀,價值最高的部位,一條鱷魚 9成的價值都在腹部上。
而下巴和尾巴且價值比較低,當然製作成小件,像是做銀包,卡套,錶帶等等,都是常見的。
尾巴

鱷魚皮是價格測量是以肚皮最寬的地方按照釐米寬度來計算的,比如鱷魚皮腹部寬度是 30cm寬的,每厘米價格是150元,那這張鱷魚皮價格就是30x150=4500。當然不同的等級和皮廠對每厘米的價格分別也有不同,而一般的寬度都是每5厘米分級的。 而體型化大的鱷魚價格就愈是高昂,其等級的價值也是以倍上升的(愈大的鱷魚愈兇惡)。
或許有人問那我應該如何辨別牛皮壓鱷魚紋和真正的鱷魚皮料呢?
事實上,現在的牛皮壓紋和染色工藝越來越精湛,使一些壓紋的牛皮像真度非常之高(通常像真度極高的壓紋皮價格非常昂貴,甚至比買低價鱷魚還要高),更有品牌使用壓紋皮做銀包做錶帶。
能分辨壓鱷魚紋皮的方法其實並非沒有。

其一,鱷魚皮是沒有牛羊皮那樣的毛孔,用牛羊皮壓制的仿鱷魚皮如果塗層不重就會顯露出毛孔,所以一段壓紋鱷魚都有很厚的塗層,以致有強烈的膠質感。
其二,看紋理,真正的鱷魚皮的竹節紋是有高低起伏的,可是牛皮壓紋很難在壓製的時候控制這種落差,而大多數都比較平均和深刻。
最後,看接駁位,鱷魚皮的尺寸和價格是成正比的,能夠製作大型皮具的鱷魚皮相當少有。而壓鱷魚紋的牛皮則在製作大型皮件時顯露出紋理的接縫,而正真的鱷魚皮不有有不斷重複同一個部位的紋理。
如果高品質的鱷魚壓紋牛皮要比低端鱷魚皮還貴,為什麼還有人會製作呢?
本匠的分析大概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壓紋的牛皮面積較大,在製作大型皮件上有較大的可塑性,而且較易製作出特別的風格,所以使用這些特殊的壓紋皮也是一種工藝的表現。就像上圖金屬黑色的鱷魚壓紋牛皮是本匠相當喜愛的皮革。
另一方面大概就是人類良心問題,喜愛鱷魚皮的人不少,但是不愛鱷魚皮製作過程的人或許更多。作為皮革匠人沒什麼資格去評價這事,但是牛大家都會吃,所以壓上鱷魚皮紋理的牛皮就能減少罪惡感了吧﹗
總結到此,好像一下子就總結了所有鱷魚皮的資訊,希望這文章可以幫助到大家了解更多鱷魚皮的知識,也讓大家在訂製和購買時以防被騙。當然本匠可是不介紹大家在訂製時查詢鱷魚皮的品種﹑等級﹑產地和使用部位的,在訂製時皮料其實只佔價格的少數,真正想大家關注和支持的還是本匠的工藝和設計呢﹗
下一次有空就來說說鱷魚皮的保養和不同品牌的成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