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匠知道只是說什麼價格對比手工和材料等,你們都會說不懂,而多說了你們也會煩厭。因此,本匠繼續之前的皮革教學,有興趣的朋友,看過教學後你們就會明白為何手工皮革價格會有如此之大的分別。
之前本匠有說過有關手縫和機縫的分別,有意翻閱文章的朋友可到本店的網頁查看,今次本匠希望說一說皮革部位對皮具成本和製作成品的影響。
皮革的種類很多,當中最常見的為牛皮﹑羊皮﹑豬皮和山羊皮,其次就是馬皮﹑袋鼠皮﹑鹿皮和鴕鳥皮,最後較稀有的就是馬臀皮﹑蛇皮﹑鱷魚皮及各種奇怪的魚皮。
當中每個物種入面會再有細分的類別,本匠今天主要是集中說明牛皮。
牛皮會再細分為胎牛﹑小牛及成牛,另外還有不同品種的牛隻皮胚及生產地都會都皮革的品質有所影響。牛皮的種類千變萬化,不同的皮廠製作的牛皮都會有不同的風格,很難一一說明和例舉。
牛皮的部位主要是分為肩頸﹑肩背﹑背臀﹑腩條及肚邊五個部份,各位部份都有其特點所在,簡單的去歸納大致如下﹕
肩頸﹕前肩包括頸部位置,皮質不俗但較多生長紋。
肩背﹕集中背部位置,去掉頸部生長紋,組織緊密,皮革相當好,皮革中心有背紋,利用率非常高。(會包含部份腩位)
背臀﹕牛皮中最好的部位,因動物臀部較常活動,組織緊密緊實而且較少傷口,利用率極高。
腩條﹕牛仔肚腩的部份,組織鬆散,傷口多,及有不少生長紋,形狀不一,利用率低。
肚邊﹕腩條最外圍的部份,一般是巴西﹑比利時等牛隻對開才會出現的部位(HERMAN ORK也有肚邊),皮革一部份緊實一部份鬆散,非常乾燥和脆身,生長紋較多,利用率低。
牛皮的不同部位對皮革的售價和作品成效有很大的影響,各位訂製的買家或學員或許不清楚使用腩條和雙肩皮革的作品的價格差異。
簡單的去作市場估算的話,腩條的價格由25元-55元/1尺,雙肩的價格則由80元-180元/1尺,不計算特殊訂製的牛皮革。
當然本匠也說過,皮革的成本在手工皮革僅僅是相當少的一環,真正的價格在於手工﹑經驗和設計。
因此,腩條其實是無罪的。

可是,在另一層面上,本匠很不喜歡有手工店打著什麼「意大利A級進口一等皮革」的名號,但照片中的腩條皮革或者在同品種中明明是有雙肩類的,但卻騙新手腩條是好皮。(腩條當中也有非常好的皮革,或是很貴的)
說說別的,皮革的裁切方法同樣會影響作品和成效,先不去說刀工這一問題。以下的圖片顯示的是在牛皮腩條上以不同的裁切方法裁出皮革片,藍色的位置其實才是腩條可用的位置,也是本匠如使用腩條時只使用的部份。至於紅色的裁切方法則僅僅只是為了節省成本,完全沒考慮過皮革的特性和成品的品質影響。
紅色的部份其實是腩條組織最鬆散的部份,用來製作會出現密度不一和容易變形的情況,用來製作做卡位更會因鬆散受力較易“弓“起。本匠并不是要各位浪費皮革,這些部位其實可使用作貼皮皮革,而「腩條利用率只有四到六成」是皮職人的基本的認知。

深入一點去說裁皮,就會有所謂的「盲裁」,故名思意就是胡亂剪裁,沒有根據皮革的紋理﹑組織方向和特性等分類,然後裁切出紙樣上的不同配件。
沒錯﹗銀包面的紋理和卡位的紋理在剪裁上是會不同的,立體的和平面的又會不同,另外還有因皮革的風格和美觀因素等以紋理的裁切法。
手工皮革本來說精度的極致的製作方法,以最少的錯誤,以最個人化的設計,選取最好的皮料,在最好的皮料中選最好的部位去製作,所以才會有「必要的浪費」這一行內說法。
到底數百元的銀包會不會有這一層心思,本匠不敢質疑,相信答案在大家的心中。
大家在家自學皮具時,如一直苦思為何作品不夠漂亮時,不防研究一下有沒有在皮革裁切上做錯了。
下一次本匠再為大家說說其他職人用心的事吧﹗
(上例圖片轉自Purework,並自行加工,如有版權問題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