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匠考慮打這一篇文章時糾結了很久,有些話到底應不應該說,又想著這會不會被人覺得是硬銷自家手工,使得文章打了一半又擱置了很久。
然而,本匠還是覺得讓大家知道手工皮具的好壞,除了是幫助消費者外,也是給一眾有心製作高品質皮件的匠人的公道。
製作皮具已經四年,時至今日,本匠已經沒有被手工初起步卻又便宜賣皮具的工作室影響,也沒有那種憤憤不平的熱血。雖然不是有意為之的,但本匠的皮具風格已慢慢被定型,稀有皮革都成為主要作品。
而打這一篇文章就純粹是一種知識的分享,讓大家了解如何挑選手工皮具,也希望解開大家對手工皮具的誤解。
本匠自以手工皮具的價值,不是在於「手工」二字。本匠也並不推崇全手工的製作方式,真正的手工皮具作品應該要有其匠人獨有的個性和風格,更應該比機器做出來更精緻耐用,正因為超越了機器及品牌流水線製作的工藝和美感,才有手工皮具的價值。
至於什麼「手工皮具就是會有瑕疵,會有手工的痕跡……感受手工的味道。」等等,本匠認為只是一種噱頭,更是悔辱了「手工」和「情懷」二字。
說到挑選手工皮具,首先第一樣重要的就是皮料。
「再好的廚藝,如果沒有好的食材,也是煮不到米芝連的。」這個和手工沒具是一樣的道理。
手工再好,沒有好的皮料也是沒辦法做到好的皮具。而皮料為什麼是賣點是有原因的。
高端皮料都不是隨便就能買到的,而現在能買到高品質的皮革渠道的確多了,但也不是簡單的就能每個種類每種顏色也湊齊。而皮革大致可以分為鉻鞣皮及植鞣革,這方面的知識也是可以看看本匠的文章,而香港使用高端鉻鞣革的皮匠相當少見。
品種好的皮料價格很高,一般價格由50 – 200元/一英尺計算,而不同的部位價格和品質都有不同。這方面大家可以看看本匠之前的文章,有詳細介紹腩條皮和肩皮的分別。
以下本匠就直正把18皮革賣BUTTERO的價格放出來給大家對比一下,當然本匠還是想說腩條是無罪的啊﹗


另外,品質高的皮革加工難度較大,出錯風險較高,使得隱藏成本增加,再加上稀有皮革獲得的難道,價格方面的差距就更為具大。
不過大家可以放心的是香港絕大部份的皮具工作室用料都很足,真正的問題是對於皮料的應用﹑裁切﹑厚度﹑避傷等等,而工藝這方面還是要慢慢累積的。(看到傷口不避的則不算)
第二點,本匠來看看工藝手法。
不管是植鞣革還是鉻鞣革,製作皮具的方法大同小異,細節的評價還是大致相同的。(當然真正的工藝還有細分)
· 邊緣處理
封邊的方法大致分為﹕修邊劇﹑邊油﹑邊蠟﹑摺邊﹑包邊﹑滾邊等等,詳細之後可以再說明。
以下我們同時來欣賞大神的作品和本匠的作品吧﹗(當然大神的作品更好了)



以上的圖片是最基本的封邊,圖一是使用了邊油,而圖二是使用了邊蠟的封邊。整齊漂亮的封邊是好皮具的基本,當然不是每一個匠人都能做到大神的水平,不過最少不應看到皮革的毛躁,更不應該凹凸不平的。
至於摺邊等工藝,在有削邊機的幫助下已經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作法,本匠下次會出篇文章寫寫各修邊工藝的作法。
· 壓線工藝
還是來看看作品照讓大家較容易理解。

壓線的作法有很多種,有冷壓式,也有燙壓式,更有在燙頭上加上蠟去處理的方式,不同的皮革要對應不同的方式去處理,更因為受熱和受壓不同,需要慢慢耐心去測試詳到最佳的較果。
而壓線有用來作為縫線基準的,也有用來裝飾的線條。本匠的皮具在邊緣上很少會加上裝飾線,主要原因是風格上本匠的縫線相當貼近皮邊,不同的風格也會對線距有影響。
最基本的壓線工藝要求當然是要夠直,不夠直或壓出界了就已經是不能接受。至於有強迫症的工匠更會對線距﹑深度﹑粗幼﹑圓直等都有要求,這就是體現匠人個人對美感的要求了。

上圖的邊緣是有凹槽的作方法,一般需要透染的皮革才能使用,不是透染的皮革在製作凹槽時會看到茶芯,所以也有燙槽的方式,就是用熱力壓成凹槽。
其作用上是把線裝到槽裡,線材因而沒那麼容易磨損,使皮具更為耐用。
· 縫線工藝
最後,我們來看看縫線工藝。縫線的工藝和作法有很多,這次除了把大神和本匠的作品給大家看看外,也來看看反面教材吧。



其實縫線的美感是多種工藝的結合,除了要使用正確的雙針縫之外,線的粗幼﹑斬的距離﹑斬孔的大小﹑斬的斜度﹑力度的平均等等,都會影響線跡的美觀.
雙針縫法不是什麼困難的技術,縱使是初學皮具的新手也能在一天內學會,真正困難的是對每一針的力度把控,以及上述所有的準備工作。
有不少皮具看上去皮料不錯﹑修邊不俗﹑線跡沒有錯誤等,卻偏偏斬孔太大,或是線材太粗使得皮具看上去失去了高級感。另外,對於斬具的保養是匠人不可忽略的,因為有些皮具使用很鈍的斬具打孔,使用皮革被硬生生壓出孔型,孔的周圍都有雛紋,影響整體外觀。


上圖放大來看盲可以看到錯針歪針到處都是,線跡歪七扭八的,絕對是不能接受。

至於這一張圖片除了錯針歪針之外,太粗的蠟線﹑太小的斬孔及太用力的拉扯,也使用得皮革邊緣變型。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也會明白,真正高品質的手工皮具是很多細節的累積。而本匠也相信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要在挑選手工皮具的同時平衡價格也是一種考慮。故本匠這一篇文章只希望解開大家對「為何手工皮具的價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的誤解,畢竟選擇還是要看大家的喜好和自由的。
而以上的工藝只是手工皮具的基礎,至於其他方面的細節,其他如裁皮的方向和工整﹑卡位平整度﹑皮革交疊的方式﹑針距的計算,起鼓的方法等等……就留待下次再介紹吧﹗